从工作的重要性来说,专利代理人经常被称为“第二发明人”,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专利代理人能否理解申请人的技术内容、发明要点、正确划分专利的保护范围等,是一个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好坏的条件,也是今后申请人在获得专利权后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的关键。
①如果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文件写得不好,那高价值的发明创造也会价值大大缩水,甚至一文不值。
从收入水平来看,在不少媒体的眼里中,专利代理人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前提的职业。根据他们的描述,专利代理人是端着“金饭碗”的“金领职业”,从事的是“朝阳行业”,属于“埋在土里的黄金”,“年薪可上百万”。
从这个职业的“逼格”来看,在颁布的最新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中,“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”中类下增加了“知识产权专业人员”小类,下设“专利代理专业人员”等4个相关职业。“专利代理专业人员”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《大典》,标志着其职业身份在“国家确定职业分类”上首次得以确认。令很多专利代理人欢欣鼓舞的是,自己现在也属于“高大上”的“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”之列了。
当然,在这美好的描述中,也掺杂着一些不同的看法。有不少专利代理人自嘲自己为“专利民工”和“苦逼代”,完全是一个撰写和翻译的机器,工作枯燥无味,加班加点是常态,收入水平在同学中也不怎么拿得出手。